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案 1

活动目的:

1、针对现在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的现象,通过游戏使学生飞外合作的意义,掌握与人合作的方式。

2、通过游戏,使学生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合群性,飞外每个人各有所长,应学会取长补短。

3、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同学间的合作和协调是使集体和谐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

同学间协同合作精神及合群性的培养。

活动难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及合作的方式。

活动准备:

相同面积的白纸若干、挂图、小口玻璃瓶一个、细线五条、乒乓球五个。

活动步骤:

活动(一):试一试。

1、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有趣的小游戏。

2、师准备一个瓶颈较细仅容一个乒乓球通过的小口玻璃瓶,再用五根细线系住乒乓球,把球放入瓶中。然后请五名学生上台,每人分别捏住一根细线。

师事先不提醒学生,引导学生自由表现,并引导其他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在游戏之后请大家一起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

3、师渲染情境:这玻璃瓶代表一口枯井,你们捏着的乒乓球分别代表你们自己。有一天,你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到枯井里去玩。枯井里好多落叶,好好玩呀!可是,就在你们玩得正高兴的时候,枯井里突然冒出水来了(师边说边往瓶里倒水)。水越升越高,哎呀,危险!快逃呀,不然就没命了!快!赶快逃……

4、针对游戏的结果,根据成败分析原因,找出秘诀。

5、师小结: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与合作。许多事情,只有大家合作,才可能顺利完成。也只有心中有他人,合作才会成功。6、让学生再做一次这个游戏,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二):玩一玩。

引入:合作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往手段,会合作的人往往在做事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大家会合作吗?让我们一起来做几个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合作,好吗?

"传纸"游戏:

1、拿出准备好的面积大于双脚的纸,每张纸面积相等。

2、师: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在做别人的助手,别人也在做我们的助手,因为人和人之间都要合作与协作才能做得很棒,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大家可不可以通过合作与协作获得成功。

3、师宣布游戏规则:每组6人,男女生各三个。每人脚下踩纸一张,最后一个手里面还拿一张纸。把这张纸依次向前传至一组图, 2、妈妈为啥陷入深深的沉思?

3、交流一下在你心情不好或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朋友的安慰和帮助是什么心情?

小结:有了幸福就共享,有了痛苦,要一起分担,这就是朋友。

想想友情体现在哪里?说说自己的实际体会。

我在你身边作为朋友,你应该在什么时候在他的身边?

二、引导学生注意别人什么时候需要自己的关心和帮助,从而引导他们从生活细微处学会关怀,学会付出。结合实际事例说一说。

说说:当朋友()的时候,我会()。

活动

你有什么烦恼的事吗?试着把它说出来,让大家和你一起分担。

说说自己的烦恼事,说说什么是移情?

三、心灵体操。

活动1、照镜子

活动二、心心相印。

活动三、如果我是你。

四、心海拾贝,课后关注周围的同学。

传递友好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案 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2、掌握儿童心理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儿童心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1、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协调性

讲解儿童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身体活动促进心理发展

2、认知能力的发展

讲解儿童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

分析儿童在不同年龄段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及应对方法

3、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

描述儿童情感表达与情绪调控能力的变化

分析儿童在同伴交往、亲子关系中的社会性发展

二、儿童心理教育的基本原则

1、尊重儿童个体差异

强调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因材施教

分享如何识别和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

2、积极引导与鼓励

讲解如何通过正面激励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儿童学习

3、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探讨如何营造有利于儿童心理成长的环境

三、儿童心理教育的方法与实践

1、观察与记录

教授学生如何观察儿童的行为和情绪表现

分享记录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方法和技巧

2、沟通与引导

讲解如何与儿童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分享如何通过对话、提问等方式引导儿童思考和表达

3、活动设计与实践

引导学生设计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观察并分析活动效果

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心理教育的基本原则。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儿童心理教育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引导儿童的经验,促进知识的内化。

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评价他们对儿童心理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

作业与测试:布置相关作业和测试,检查学生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教育原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践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活动设计、实施效果等方面,以检验他们对儿童心理教育方法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在课后,教师需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12-23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06-09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精选8篇)02-01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13篇02-01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06-08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篇)12-19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5篇)12-23

小学心理学教案(精选19篇)11-19

学前儿童教育论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