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他把一门科学 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以下是YJBYS就业指导网为您搜集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希望对同学们理解该文有所帮助。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17分) (1)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2)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3)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 ,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4)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5)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第(3)节中的粗体字 凡是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第(5)节中的划线句 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后者 指的是什么时候? 4. 选文(2)(3)(4)指出,在研究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时要注意哪些特殊情况? 5.请运用文中的物候知识来解释下面这首诗中描写的自然现象,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桃花劫是什么意思?桃花运是命理术数名词,又叫桃花煞。民间说法为“犯桃花”的坏情形,是中国文化中用来形容一个人出现爱情纠葛、异性缘变佳的情形。桃花可分为犯到好的桃花和坏的桃花:好的桃花代表得到良好的异性感情互动;坏的桃花就称桃花劫、桃花煞,指因感情出现纠纷或灾劫。化解方法据说有星命、风水、道术等途径。此外有同名电影、电视剧和歌曲。)即飞雪 。(胡:古代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族的统称。) 6.本文的题目是 大自然的语言 ,实际指什么?这样的题目是否不够明确? 7、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第(1)段与(2)(3)(4)(5)是________结构关系。(2分) 9 、除了举例子,选文还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2分) 10、第(5)段前者和后者分别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举例的多少要按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有必要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诗句含有物候规律,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里面就有物候学上的两个规律: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二是这循环是随着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请你再举一个含有物候规律的诗句,并说明其中的物候规律是什么。(4分) 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参考答案 1、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2、 凡是 指某一范围内的一切,在文中表明所有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没有例外,准确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3、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4、纬度: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经度:近海与沿海的区别 高下:秋冬之交的逆温层 5、西北地区八月就下雪,说明物候与纬度高下有关,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6、 指的是 物候现象 。 否,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该题目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物候现象对农事安排、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题目将大自然拟人化,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7、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8、总分。 9 、作比较、列数字 10、前者指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 (前者指1741到1750年十年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的平均值) 后者指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 (后者指1921到1930年十年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的平均值) 11、 有必要。因一般人笼统的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的春天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例读者一位偶然性,举两个就确信无疑了。 或者:有必要。因为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冬天温和,这是人所共知的。若依此来推论,春天会来得早,但事实上是春天反而来得迟,且又寒冷。举两个例子说明,才能使人对此确信无疑。 12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规律:高下的差异会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规律:气候与纬度的关系,在北温带,纬度越北,冬季越早。【《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灯会阅读答案01-04
社戏阅读答案03-02
垂柳阅读答案07-29
背影阅读答案11-11
毕业赠言 阅读答案08-08
小升初阅读及答案汇总02-28
小升初阅读练习及答案08-14
山中访友阅读答案09-27
考研英语阅读答案03-08
英语阅读题及答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