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实务是中级统计师考试的科目之一。你知道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科目都考哪些知识吗?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统计工作实务的备考题,欢迎阅读。 备考题一: 单选题:第1题. 完善( )的法律制度,是2009年修订《统计法》的重中之重。 A.统计人员职责 B.保障统计数据质量 C.行政问责制 D.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 数据质量是统计的灵魂。 单选题:第2题. 在统计法律制度中,统计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 )。 A.仅次于宪法 B.低于法律,高于地方性统计法规 C.低于法律和地方性法规,高于统计行政规章 D.低于法律和统计行政规章,高于地方性法规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 统计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低于法律,高于地方性统计法规和统计行政规章。 单选题:第3题. 《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 )的统计机构。 A.独立 B.独立或附属于政府某个部门之下 C.专业 D.附属于政府某个部门之下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A 解析: 《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 单选题:第4题. 北京市东城区统计局在业务上以( )的领导为主。 A.北京市政府 B.北京市东城区政府 C.北京市统计局 D.国家统计局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 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在统计业务上以上级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为主。北京市西城区统计局的上级是北京市统计局,在业务上以北京市统计局领导为主 单选题:第5题. 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对其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原则,有助于保障统计资料搜集、审核、录入环节的( ) A.安全性 B.可溯源性 C.真实性 D.重要性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 统计资料一致性原则,有助于保障统计资料搜集、审核、录入环节的可溯源性。 单选题:第6题.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机关是( )。 A.国家统计局 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地市级统计局 D.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 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实施机关。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承办机关。 单选题:第7题. 《统计法》所称的统计人员是指从事统计活动的( )。 A.专职工作人员 B.兼职工作人员 C.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 D.政府统计机构工作人员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 《统计法》所称的统计人员是指从事统计活动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 单选题:第8题. 根据《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对调查项目的( )进行审查。 A.合法性、可行性、科学性B.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 C.合法性、必要性、科学性D.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 《统计法》第十三条对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原则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做了规定。 单选题:第9题. 依据《统计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指标涵义、 ( )、分类目录、调查表式、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 A.统计方法 B.统计应用范围 C.计算方法。 D.统计调查种类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 《统计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 单选题:第10题. 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报( )审批。 A.国家统计局 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省级地方人民政府 D.国家统计局或省级地方人民政府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A 解析: 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单选题:第11题. 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统计部门对给予( )处罚的案件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组织听证。A.警告 B.罚款 C.较大数额罚款 D.通报批评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 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给予较大数额罚款的统计行政处罚案件,统计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单选题:第12题. 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 )。 A.该项目的统计调查方案 B.该项目的统计调查表 C.该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 D.该项目的统计调查指标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 单选题:第13题. 下列( )不可能成为统计行政诉讼中的被告。 A.国家统计局 B.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统计管理相对人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 单选题:第14题. 行使统计行政复议职权的机关是( ) A.立法机关 B.司法机关 C.行政机关 D.仲裁机关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 统计行政复议是上级统计行政机关对下级统计行政机关进行层级监督的活动。 单选题:第15题. 下列行业中属于我国经济普查范围的是( ) A.种植业 B.建筑业 C.畜牧业 D.林业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 种植业 畜牧业 林业是农业的内容,经济普查是对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企业事业组织\机关团体\个体工商户为对象进行的调查.单选题:第16题. 统计用区划代码( )。 A.第一段为3位数字 B.第二段为2位数字C.第三段为6位数字 D.第一段为6位数字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 统计用区划代码中,第一段为6位数字,表示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第二段为3位数字,表示街道、镇和乡;第三段为3位数字,表示居民委会和村民委员会。单选题:第17题. 构成产业活动单位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A.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B.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D.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 构成产业活动单位的基本条件是ACD三项. 单选题:第18题. 按照目前《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建筑业企业划型所根据的指标为( )。 A.从业人员数和销售额 B.从业人员数和资产总额 C.资产总额和销售额 D.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 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中,建造业企业的划分根据的指标为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单选题:第19题. 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进行核算的角度为( )。 A.货物和服务的生产 B.货物和服务的分配 C.货物和服务的使用去向 D.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故C正确。 单选题:第20题. 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中的投入来源和使用去向纵横交叉组成的棋盘式平衡表,称之为( ) A.供给表 B.使用表 C.投入产出表 D.产品部门表答案: A B C D 正确答案:C 备考题二: 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广义的统计整理是对( )。 A.汇总资料进行理整 B.原始资料进行整理 C.次级资料进行整理 D.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进行整理 [答案] D [解析] 广义的统计整理是指对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原始资料(初级资料)进行整理,以及对某些已经加工整理过的综合统计资料(次级资料)的再整理。 2、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 ) A.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B.国情国力和社会发展情况 C.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情况 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答案]D 3、某商业局对其所属商店的销售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则下列正确的是( )。 A.80~89%,90~99%,100~109%,110%以上 B.80%以下,80.1~100%,90.1~100%,100.1~110% C.90%以下,90~100%,100~110%,110~120%,120%以上 D.85%以下,85~95%,95~105%,105~115% [答案] C [解析] 根据经验,研究总体分布时,分组数目一般不低于5组,不高于15组。题中,对其所属商店的销售计划完成百分比分组,分布数列是连续变量数列,故还需要满足相邻两组的组限必须重叠的原则,因此,C项的分组是正确的。 4、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是(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问卷调查 [答案]A [解析]这是抽样调查的概念。 5、《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中明确,企业划分为3个大类为( ) A.国有企业 B.集体企业 C.独资企业 D.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答案]D [解析]《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是从企业组织形式和财产组织方式的角度来反映所有制的实现形式,规定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实际类型为基础,将全部企业划分为3个大类,16个中类,部分中类下又设若干小类。其中3个大类主要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6、.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A.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组数的多少不同 C.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D.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答案] C [解析] 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简单分组是指只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而复合分组是指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层叠进行的分组。 7、了解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则调查单位为( ) A. 所有规模以上每一个工业法人企业 B. 每个工业企业 C. 所有工业企业产业活动单位 D.所有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 [答案]A [解析]调查单位就是构成需要调查的那些经济社会现象总体的所有个体,也就是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需注意调查单位与调查对象的区别。 8、下列不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 ) A.托罗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B.日本驻中国大使馆 C.美国花旗银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 D.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 [答案]B [解析]根据常住单位的基本概念,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也称常住机构单位。两个理解点,经济领土和经济利益中心。 9、在组距数列中,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是因为( )。 A.组内各变量值是相等的 B.组中值比组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 C.组中值和组平均数是一致的 D.不可能得到组平均数 [答案] D [解析] 组距数列是按变量的一段区间来分组,掩盖了分布在各组内单位的实际变量值,不可能得到组平均数,因此,为了反映在各组中个体单位变量值的一般水平,统计工作中往往用组中值来代表它。 10、.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A.分组标志的正确选择 B.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 C.运用多个标志进行分组,形成一个分组体系 D.分组形式的选择 [答案] A [解析] 分组标志是统计分组的依据,正确选择分组标志,能使分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也是使统计研究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因此正确选择分组标志是统计分组的关键。 11、关于中间投入的含义和计算原则,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间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耐用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B.它们是一次性的或短期的运用于生产过程 C.中间投入价值会随生产过程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 D.计算增加值时要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价值 [答案]A [解析]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注意概念的混淆)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本期一次性使用;增加值,是指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在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具有耐用性的货物被称为固定资产。 12、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亿元,总产出为15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则该地区的中间投入为( ) A.2500亿元 B.400亿元 C.900亿元 D.500亿元 [答案]D [解析]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生产法核算方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相加得到国内生产总值。此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和总产出已经,故由公式得到中间投入=总产出-增加值=1500-1000。通常,计算增加值时只扣除中间投入的价值,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故本题和固定资产折旧无关。 13、、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进行核算的角度为( ) A.货物和服务的生产 B.货物和服务的分配 C.货物和服务的使用去向 D.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 [答案]C [解析]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计算中,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因此,核算的角度为货物和服务的使用去向。 14、作为农业基础,在农业中占特殊重要地位的是()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答案]A [解析]种植业是指狭义的农业,通常指栽培农作物以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整个农业的基础。 15、农业统计范围覆盖我国境内各种经济组织、各个系统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但不包括()。 A.农业企业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 B.非农单位附属的农业生产活动 C.军委系统的农业生产活动 D.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 [答案]D [解析]农业统计范围覆盖我国境内各种经济组织、各个系统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非农行业单位附属的全部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军委系统的农业生产(除军马外)也应包括在内,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业生产除外。 16、用离散变量作分组标志时,相邻两组的组限通常应( )。 A.重叠 B.间断 C.相连 D.相等 [答案] B [解析] 确定组限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连续变量数列相邻两组的(会者定离一期一祈是啥意思?会者定离,一期一祈是指经常会面的人必有离散之时。意思是说世事无常,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两句话总的来说,就是说世事无常,当珍惜遇见的人,把和每个人相遇,当作一生只有一次的缘分。)组限必须重叠,离散变量数列相邻两组的组限一般要间断。 17、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具体包括( )等三个部分。 A.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在制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B.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对外销售中间产品(半成品)价值 C.本期对外销售成品价值、对外销售中间产品(半成品)价值、在制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D.本期对外销售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在制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答案]A 18、次数分布的次数是指( )。 A.划分各组的数量标志 B.分组的组数 C.分布在各组的单位数 D.上下限的中点数值 [答案] C [解析] 次数分布是指将总体单位数按某个标志进行分组后,形成总体单位数在各组的分布,其中次数(频数)是指分布在各组的单位数。 18、对全部国有、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企业收集资料的方法是()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全面调查 [答案]D [解析]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对全部国有和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企业,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而对于其他工业统计单位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 19、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除以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得到的指标是() A.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B.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C.能源弹性系数 D.能源增长系数 [答案]B [解析]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20、企业拥有的资产、承担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资产等于负债 B.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 C.所有者权益=负债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答案]D [解析]资产负债财务统计,主要反映企业拥有的资产、承担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状况。公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备考题附答案】相关文章:
2017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基础备考题(附答案)06-20
2017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备考题(附答案)08-30
2017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习题(附答案)08-26
2017中级统计师考试基础备考题及答案「统计工作实务」08-28
2017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基础备考题及答案06-18
2017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强化备考题及答案08-16
2017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备考题及答案08-26
2017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基础题(附答案)06-19
2017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预习题(附答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