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励志的名人故事(15篇)

青春励志的名人故事1 吴怀尧

从相貌上看,身型瘦小的吴怀尧还像个涉世未深的中学生,实际上,今年26岁的他,早在17岁那年就告别了校园生活。

吴怀尧高二下学期快结束时主动提出退学,起因是他贴出的一张“大字报”,那是20xx年6月的事了。那一年,吴怀尧17岁,还是湖北某校高二文科班的一名学生。一天早上,因为几位同学没去做早操,校长竟当众对其中一位大打出手。校长的举动,让吴怀尧深感震惊,酷爱阅读写作的吴怀尧,随即在校园公告栏里贴了一张“大字报”,要求校长:“既然有当众打学生的决心,就应该有当众向学生道歉的勇气和担当。”结果,校长没有道歉,吴怀尧却一下子成了“刺儿头”,受到了一些老师的冷嘲热讽。这让吴怀尧对学校失望透顶,想到了逃离。

听说儿子要退学,吴怀尧的父亲非常意外,但他并没有强迫儿子返校上课,而是一遍又一遍地给吴怀尧讲道理,希望他“迷途知返”。父子俩僵持10多天时间。爸爸急了,就跟吴怀尧立了个“军令状”:这个暑假,你可以不参加补课,如果你能不借助家里的帮助,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我今后就不再干涉你的生活,怎么样?

显著位置挂出了这个榜单。就可以看到这种精美皮肤;2、在皮肤界面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皮肤点开,点开后再点击下方的立即启用即可更换皮肤。)招呼:“嗨,迈克!”大多数是熟人,偶尔也有陌生人。迈克仍然不能动,身体依旧僵硬。可是他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累赘。因为有这么多人记得他,问候他。他想这个世界并没有彻底将他遗忘。他没有理由悲伤。

以后几年里,在母亲的帮助下,他读了很多书,写了很多诗。他用微弱的声音把诗读出,一旁的母亲帮他写下来。尽管身体不便,但他过得快乐且充实。后来他们搬了家,他和母亲永远告别了老宅和那面墙。再后来,他的诗集得以出版——他的诗影响了很多人——他成了一位有名的诗人。再后来,母亲年纪大了,在一个黄昏,静静地离他而去。

很多年后的某一天,他突然想给母亲写一首诗,想给那老宅和那面墙写一首诗。于是,在别人的帮助下,他回到了老宅。

那面墙还在。不同的是,现在那上面,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藤。

有人轻轻拨开那些藤,他看到,那墙上,留着几个用红色油漆写下的很大的字。那些字已经有些模糊,可他还是能够辨认出来,那是母亲的笔迹:

嗨,迈克!

青春励志的名人故事14

故事一:林肯

林肯当选总统后十分廉洁,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林肯总统竟然还有一段向客人强行索要礼物的故事。

一天,一位叫史密斯的绅士前来拜访林肯,两人谈得颇为投机。绅士看到林肯幼小的儿子活泼可爱,很想抱抱他。然而小家伙认生,迟迟不肯过去。于是,绅士指着自己手腕上的手链对小男孩说道:“只要你听话,让叔叔抱抱你,我就把手链送给你。”那是一条非常精致的手链,小男孩很喜欢,他乖乖地坐在绅士的腿上,一直让绅士抱着自己。

最后,当绅士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林肯提醒绅士,把手链给他儿子。绅士立即表示,这手链他一直是视为传家宝的,不能给。

“把它给我儿子!”林肯严厉地说道,“我不想让我儿子认为,我曾经款待过一位言而无信的人。”

尽管不情愿,绅士还是乖乖地将手链送给了林肯的儿子。这件事,不仅没让林肯的声誉受到影响,反而让大家更进一步看到了林肯诚信、正直的本质。

故事二:黄晓明

1996年夏天,北京电影学院在时隔10年之后再到青岛招生,这次招生点燃了无数年轻人的表演梦,其中有个男孩格外引人注目。

他是拄着拐杖走进北京电影学院考场的,高大清秀的他,眉眼间露出几分无所畏惧的神情。

轮到他面试时,老师对他说:“请你表演一个‘捉蛐蛐’的小品吧!”

岂料男孩张口便说:“报告老师,我们青岛没蛐蛐!”全场哗然。

面试老师接着问:“那你能表演一段跟人吵架的情景吗?”

男孩回答说:“报告老师,我妈妈说吵架不是好孩子。”

不少老师开始皱眉,认为他真的是没有任何表演能力,简直是块木头!

却有一个叫崔新琴的老师坚持说:“虽然按照惯常的判断标准,他属于不会表演,但是他的坦诚不就是最好的本色表演吗?就算他是块木头,那也是块漂亮的木头。我们要了!”这个男孩,就是黄晓明。

如今黄晓明早已踏入明星行列,不仅颜值高而且演技一流,集偶像与实力于一身。

而这要感谢他的坦诚,为他敲开了北影的大门,其实很多时候,坦诚比起表演会赢得更多机会。

青春励志的名人故事15 丘成桐的读书之道

丘成桐教授是举世公认的数学大师。他22岁获博士学位,25岁成为斯坦福大学教授,27岁攻克几何学难题“卡拉比猜想”,33岁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丘成桐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学术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读书生活。

丘成桐于1949年4月4日出生于广东汕头,后全家移居香港。年少时的丘成桐并不怎么喜欢读书,相反很贪玩。他在香港元朗的平原上嬉戏玩耍,也在沙田的山丘和海滨游戏。与同伴儿在一起,其乐融融,甚至逃学达半年之久。当时丘成桐的父亲要求丘成桐背诵古文诗词,如果背不下来就“打掌心”。出于少年特有的逆反心理,丘成桐当时并不怎么喜欢这些古文诗词,他喜欢武侠小说,从梁羽生到金庸的作品都看了一遍。武侠小说书价昂贵,丘成桐家境清贫,只能从邻居家借。每次借到书后,丘成桐都异常兴奋,迫不及待地躲在洗手间里偷偷阅读,生怕被父亲发现。

丘成桐14岁的时候,父亲过世,这对他影响很大。父亲生前要他读《红楼梦》,但他仅看完前几回,就没有办法继续看下去。父亲去世后,他将《红楼梦》仔细地读了一遍。由于父亲的早逝、家庭的衰落,丘成桐对曹雪芹笔下的那些个悲剧人物引发了情感的共鸣。此后几十年,丘成桐一有空就阅读这部伟大的著作,想象作者的胸怀和澎湃丰富的感情,也常常想象在数学中如果能够创作同样的结构,是怎样伟大的事情。

父亲的去世让丘成桐开始了真正的读书生活。除了读《红楼梦》,丘成桐还背诵秦汉和六朝的古文,还喜欢看《史记》《汉书》《左传》,对《史记》尤其着迷,直到现在,他还不时披阅此书。丘成桐说,这些历史书不单发人深省,文笔通畅,甚至启发他做学问的方向。他说:“由于史家写实,气势磅礴,荡气回肠,使人感动。历史的事实教导我们在重要的时刻如何作决断。做学问的道路往往是五花八门的,走什么方向却影响了学者的一生。复杂而现实的历史和做学问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历史人物做的正确决断,往往能够提供给学者选择问题一个良好的指南针。”

《诗》明方向,《史记》教抉择。丘成桐将中国古典文学和史学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学问与人生。丘成桐说,读书只要有兴趣,不一定全懂,慢慢地自然能够领会其中心思想。丘成桐曾专门写了《数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一文,探讨了数学和中国古典文学共同具有的简约之美。他说:“数学是一门很有意义、很美丽、同时也很重要的科学。文学最高境界是美的境界,而数学也具有诗歌和散文的内在气质,达到一定的境界后,也能体会和享受到数学之美。数学既有文学性的方面,也有应用性的方面,我对这些都感兴趣,探讨它们之间妙趣横生的关系,让我真正享受到了研究数学的乐趣。”

如今,丘成桐虽然数学研究工作非常繁忙,但是仍然坚持着多年以来的一个习惯,每天都会抽出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来读中国的历史和文学作品。“良好的文学修养,对培养做学问的气质很重要。解除名利的束缚,使欣赏大自然的直觉毫无拘束地表露出来,是数学家养气最重要的一步。”丘成桐如是说。

【青春励志的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名人青春励志故事03-25

青春励志的名人故事09-23

名人青春的励志小故事精选04-01

名人青春励志故事3篇03-27

中外名人青春的励志故事(精选22篇)08-23

励志名人故事08-04

名人的励志故事12-22

经典名人励志故事04-17

励志名人故事11-11

励志的名人故事11-22